清晨阳光斜斜地照在书桌上,小明正踮着脚够高处的蜡笔。妈妈轻声说:“试试踩着凳子!”嘿,蜡笔盒终于被搬下来了,这孩子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,说:“妈妈,我以后要当消防员,爬更高的云梯!”就这一瞬间,鼓励那神奇魔法就跟变戏法似的,它就像一粒种子,在看不见的地方生根发芽。
鼓励能激活孩子内在的小太阳。当孩子把歪歪扭扭的画作贴冰箱上时,说“这朵花的花瓣好像会跳舞”可比“画得真好”带劲多了。心理学家都说了,具体化的鼓励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。就好比园丁不会夸整片花园,而是蹲下来夸某朵花的香味特别。这种“定制版”认可,能让孩子学会用温暖的目光看自己。
然后啊,鼓励能打造孩子抗挫的铠甲。六岁的小雨在游乐场摔破膝盖,爸爸没说“别怕”,而是说那伤口是勇敢者的勋章。后来这孩子学自行车,每次摔倒都觉得是在收集勋章。鼓励不是消除困难,而是让孩子把挫折变成成长的阶梯,就像暴风雨中的小树,越摇晃根系越牢固。
再者,鼓励能点亮孩子社交的萤火虫。幼儿园里,朵朵主动分享彩虹糖,老师说:“你分糖的样子,让整个教室都变甜了。”这种具体的肯定,就像萤火虫的光,照亮孩子和世界连接的方式。后来朵朵在小组活动里可暖了,因为她知道善意是有形状的。
还有哦,鼓励能培育孩子自信的根系。有人会疑惑:“天天鼓励会不会宠坏孩子?”其实真正的鼓励就像土壤,又给养分又有空间。孩子犹豫要不要参加朗诵比赛,问“你最喜欢哪首诗?先给妈妈朗诵试试”比“你肯定能拿奖”好多了。这种引导式鼓励,能让孩子在探索中长出自己的枝干。
鼓励能绘制家庭的星空图。周末爸爸发现儿子偷偷临摹动漫人物,没说教,默默买了素描本。孩子完成第一幅完整作品时,爸爸指着光影部分说像极光。这种无声的鼓励比啥话都管用,在家庭关系里种下星星,让每个成员都成彼此夜空中的亮点。
暮色降临,小明又在叠纸飞机,没急着扔,而是对着夕阳调整机翼角度,还认真地说风的方向变了,他要让飞机追上那片云。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,不是雕刻完美雕像,而是守护种子破土而出的勇气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