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和沟通

各位家人们!今天咱来唠唠“当叛逆期撞上成长季,咋解锁亲子对话的密码”这个事儿。

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和沟通

你们想啊,有时候孩子叛逆起来,那动静可大了。就说有个17岁的少年,把书包往玄关一甩,摔门声都能把吊灯震得晃悠。但这可不是啥战争,这是生命成长时候必然会有的动静,就跟盖楼打地基时那震动一样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,12 - 18岁是“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”的关键期,就像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,那挣扎老费劲了。当孩子开始用“凭什么”代替“好的”,用沉默对抗说教,这说明他们的认知系统正在升级,就跟手机系统更新似的。

和孩子对话有个三棱镜法则,能折射出不同的光。首先是“情绪温度计”,得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事情。要是女儿哭着说“你们根本不懂我”,别着急讲道理,试试说“你现在像被淋湿的小狗,需要个烘干机不?”这么共情一下。然后是“选择权游戏”,把“不准熬夜”换成“你想今晚10点睡还是10点半睡?”,给孩子点自主权,让他们有点责任感。还有“未来时态对话”,要是儿子抱怨“读书没用”,可以问“要是五年后你想开游戏公司,现在得学啥技能?”把当下的问题和未来联系起来。

建立和孩子的信任也有一套暗号系统。一是“秘密基地法则”,每周固定30分钟“无手机时间”,拿乐高积木当话题引子,让对话在玩游戏的时候自然就来了。二是“情绪急救箱”,准备点“愤怒时深呼吸七次”“委屈时听《海阔天空》”这样具体的应对办法,比光说教有用多了。三是“家庭议会制度”,每月开个“星空会议”,用提案、辩论、投票的仪式感,让孩子体验民主决策的快乐。

要是和孩子对话变成吵架了,记住“20秒法则”,深呼吸数到二十。这时候可以摆弄摆弄桌上的薄荷叶,看看窗外飘过的云,想象对方是未来的自己。这个缓冲期能让咱冷静下来,为好好对话创造条件。

父母也得自我革命。真正的教育得从咱自己身上开始。要是发现孩子老顶嘴,咱得问问自己:我是不是在用“为你好”绑架他的选择?我小时候叛逆期是咋被对待的?我是不是在用监控代替信任?就像园丁修剪树枝得顺着树的生长方向,咱当父母的也得在放手和守护之间找到平衡。

咱得知道,那个把校服外套反穿的孩子,说不定正酝酿着独特的审美;那个拒绝补习的少年,没准儿在构思改变世界的点子呢。叛逆期的亲子关系,其实就是两代人一起学习怎么保持距离又不失温度。当我们别老想着改造孩子,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的成长,就会发现,每一次叛逆就像闪电,能照亮孩子未来的星空!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和沟通
  • 未成年孩子玩游戏充钱如何开导
  • 大学生玩游戏上瘾如何开导
  • 高一直接退学了还可以上学吗
  • 青少年记仇心强如何开导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