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啊,得及时制止,表明态度。孩子动手打妈妈的那一瞬间,咱必须第一时间坚决制止。得让孩子清楚知道,这种行为绝对不被允许,就是错的。制止的时候,语气得严肃,但别太凶狠了,不然孩子会害怕,更不愿意跟你交流啦。比如说,紧紧握住孩子的手,看着他眼睛,认真地说:“不可以这样做,打人是不对的,妈妈会疼。”让孩子从你的态度里明白,他这行为已经越界了。
要安抚情绪,耐心倾听。制止孩子行为后,先别着急批评教育,得先安抚他的情绪。孩子发脾气动手,多半是内心需求没得到满足,或者遇到让他愤怒、委屈的事儿了。把孩子抱怀里,轻声安慰,让他情绪慢慢平静下来。等孩子情绪稳定点,耐心听听他咋想的。问问他为啥这么生气,是不是有啥不满。给孩子个倾诉机会,让他把心里委屈都倒出来。
然后呀,要引导共情,理解他人。等孩子倾诉完,得引导他站妈妈角度想想,让他明白自己行为给妈妈带来伤害了。可以跟孩子说:“你看,你打妈妈时,妈妈心里老难受了,就像你被别人欺负时那么伤心。”也能通过简单例子或者故事,让孩子明白人与人得相互尊重、理解。比如讲个小熊发脾气打朋友,朋友都不和它玩,后来小熊知错道歉,大家又和好的故事。让孩子从故事里知道,打人会破坏关系,得学会控制情绪。
再之后,要教给方法,合理宣泄。孩子发脾气动手,好多时候是不知道咋正确表达情绪。所以咱得教孩子一些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。比如,让孩子生气时找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,把不满都释放;也能让孩子画画,把情绪画纸上;还能鼓励孩子运动,像跑步、跳绳啥的,通过运动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。等孩子下次再生气,引导他用这些方法宣泄,别再动手打人。
要树立榜样,言传身教。孩子行为很多是从身边人学来的。作为家长,咱得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,给孩子立个好榜样。日常生活里,遇到问题冷静处理,别轻易发脾气、动手。要是家长能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绪,理智解决问题,孩子也会受影响。孩子看到家长遇到事儿心平气和沟通,他也会慢慢学会用这方式处理自己情绪和问题。
孩子发脾气打妈妈这事儿真得重视起来,但只要咱用对方法开导孩子,引导他学会管理情绪、尊重他人,相信孩子会慢慢改掉这毛病,变成情绪稳定、懂事可爱的好孩子。让咱们一起为孩子健康成长努力,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