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是天生的性格因素。每个孩子一出生,性格就不一样。有些孩子天生就有主见、有毅力,认准的事儿,那必须坚持到底。就像小树苗,有的生来就笔直笔直的,很难让它弯曲。我有个小来访者,干啥都得按自己的方式来。搭积木的时候,别人不小心碰倒了,他能气炸,非得重新按自己的想法搭回去。这种执着在生活里就成了固执。
然后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父母就像孩子的镜子。要是家长总用强制命令的方式教育孩子,不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,孩子就容易逆反。时间长了,不管家长说啥,孩子都对着干,变得超级固执。比如家长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几点睡觉、几点写作业,根本不考虑孩子当天的情况。孩子心里有气没处撒,慢慢就不听家长的,爱咋咋地。
还有过度溺爱也不行。有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,孩子说啥是啥。时间一长,孩子就觉得自己是老大,自己的想法永远是对的,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我认识一个小孩,在家想要啥玩具,家长马上买。到了幼儿园,别的小朋友不顺着他,他就接受不了,非得按自己的意思来。
再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。孩子慢慢长大,自我意识越来越强。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、喜好和需求,想证明自己能独立了。这时候孩子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,不一定是固执,可能是想说“我能行”。比如四五岁的孩子突然不愿意穿父母选的衣服,非要自己挑。家长强行让孩子穿不喜欢的,孩子肯定反抗,看着就很固执。
最后是生活经验的影响。孩子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他们的行为。要是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成功了,尝到了甜头,以后就更愿意坚持自己的方式。相反,要是孩子总被否定,为了保护自己,也会强化自己的想法,变得更固执。比如孩子画画被家长或老师批评,他可能就想:“你们说得不对,我就这么画。”之后别人提啥建议都不听。
孩子太固执又不是绝症。家长和老师得仔细观察孩子,找到固执的原因,再用合适的方法引导。让孩子在坚持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之间找到平衡,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